MYLINK烘焙剧场
项目地址:中国,上海
项目面积:350㎡
项目年份:2022年
项目状态:已建成
摄影师:XU STUDIO
从容展开的第三空间
在上海人车熙攘的南京西路和江宁路街角,坐落着一幢已运行二十五年的经典商厦——梅陇镇广场。这座拾集为MYLINK麦聆打造的烘焙剧场就坐落在这幢典雅精致的大楼之内。
经过与业主的沟通,设计师在功能与场地之间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在大多已接触的项目中里,场地已经被目的性的功能空间和高度复合化的集合空间填满,以一种过于赤裸或较为晦涩的语言呈现在使用者面前;而本次的设计具有一种将功能空间的集合进行拆解后通过缓冲的方式从容地铺展在用户面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在推进设计的同时促进了设计师对“第三空间”这一概念的回溯与再思考。
设计师将第三空间“是除家庭和工作地之外的非正式公共场所”这一经典描述(1982,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与当下的生活体验结合,试图通过一个公共与私密属性模糊的弹性容器串联起散落在场地内,功能之间却彼此关联的各个空间;融合材料与灯光,建立一个实体第三空间与虚拟第三空间相辅相成的烘焙剧场。
白描式的功能实体
设计师将明确的功能体量植入在场地内部,以期使每个分区变得可读、易读,让初次进入的使用者也不至于不知所措。在烘焙坊公共区域可直接参与的实体分区为:入口吧台、多功能剧场和烘焙教室,由一条简单的环形流线串联。
▲公共空间草图:白描的功能分布
吧台区域被环绕品牌标识的灯箱限定,从正向主入口占据了全部视野,在清晰地限定空间的同时也吸引在商场游逛的顾客向内探索。设计师在推敲过程中删繁就简,将其定义为单纯的吧台功能,客户在此等待饮品及点心的同时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产品信息。
▲主入口:吧台展示与零售空间
烘焙教室作为烘焙坊的功能核心之一被安置在场地内公共区域的尽端,成为烘焙坊的视觉焦点。在与业主进行沟通后,设计师将每个烘焙台面大胆地设置成了一个发光板,鼓励每个来到麦聆的体验者成为 “烘焙舞台”的“演员”;可变色的灯光更让每个用户拥有烘焙和演出的双重体验。
唯一一个在主要流线外侧的实体空间是多功能剧场。设计师将它定义为一个场地内的彩蛋空间:它是场地内的共享客厅,让相聚在此的来访者彼此交流;也是“烘焙舞台”的观众席,错落的竖向地面与座位联合“烘焙舞台”制作出一个听觉、视觉和嗅觉的容器;还是第三空间虚拟与现实的界面,内凹的液晶屏传递着各样纷杂的信息。
▲烘焙教室可变光台面营造各类场景
▲剧场社交“共享客厅”
▲虚拟第三空间
▲“烘焙剧场”观众看席
留白的联结与缓冲
一个空的空间被上述实体功能空间包裹,形成了一个场地内的“院落”,这个内向型的空间从外部看来是被围合出的可以承载多种场景的留白;而从它本身的角度出发,这块留白联结了三块功能空间,使它们彼此的场域有所缓冲。这块留白的空间以弱体量的姿态统领了原先的场地,由此展开的“凹进+灯光”的形式大量出现在场地内,从大体量的天光形态到墙壁立面的砌块运用均统一使用了这一形式。
▲内部空间主视角:就餐区与烘焙教室
▲烘焙教室、就餐区与多功能剧场
▲就餐区
设计师为这块场地设想了多种可能发生的场景,如烘焙品尝、酒吧舞池、临时展览和周边售卖等。这些场景的出现与留白周边的三个功能场景紧密相关。留白空间唯一出现的固定装置是一组座椅与餐桌复合的组合家具,场地内有过大量运用的材质集中出现在这个装置中,强调了这块留白空间的重要性。
回头去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对城市空间与社交行为的描述:如果城市人之间有意义的、有用的和重要的接触都只能限制在适合私下相识的过程中,那么城市就会失去它的效用,变得迟钝。拾集这次的实践试图在强调功能复合、多方协同运营的商业环境中慢下来,将一次商业行为抽丝剥茧地展现在来访者面前,在游逛中自在地聊天、观赏、烘焙和品尝。
▲烘焙桌映射周边场景
▲VIP体验区细部
▲项目平面
▲空间分解轴测图